武则天怒贬牡丹花
今天来说牡丹,我其实有一些犹豫。因为牡丹太有名了,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心里,已经存在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牡丹花的形象,不仅仅是植物的形象,也包括了它的寓意,它在历史文化上的寄托,包括对牡丹的评价。不过提到春花,如果不讲牡丹,又好像不太合适,那我们还是说说吧。
话说武则天有一天心血来潮,冬天里要去赏花。她想:“我都贵为天子了,普天之下每个人都得听命于我,人啊,万物之精灵,都听我的,花卉比人可差远了,比人低等的多,花卉怎么能不听我的呢?我让你开花,你就得开花!”
结果她到了花园里一看,冬天嘛,只有蜡梅啊,水仙啊,这些冬花在开,其他都植物,都是一片枯黄。武则天非常生气啊,她说:“朕要挽回造化,命他百花齐放!”有小太监赶紧报告说:“我已经对着百花,都传达了您的圣意,也可能是我功力不够,传达得不到位,万岁啊,您最好再亲自一到圣旨,这么一来,百花就能看明白了。”
武则天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她就真的提笔写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让人把这道圣旨,贴到了皇家花园里头、。她就等着明天赏花了。
人间的皇帝贴圣旨,天上的仙子可就知道了。蜡梅仙子、水仙仙子本来就是这个时候值班,她们知道前因后果,就赶快把这个事汇报给负责掌管百花枯荣的百花仙子。结果倒霉了,百花仙子正好不在洞府,出去闲游了,本来冬天就是淡季,所以百花仙子不在,群龙无首,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大家都请牡丹仙子出来,主持大局。
牡丹仙子说,违逆开花的时令是不行的,这是触犯天条的罪过。可是其他的花仙,大多数都屈服与武则天的威慑力。她们说:“要不听武则天的,她一生气,下令把花给砍了,木给刨了,我们可就绝种了。”结果各种花卉的仙子,就三五成群下凡去给武则天开花去了。
牡丹仙子比较负责,想找上司,也就是百花仙子,结果找了半天,没找着。没办法,她也只好跟着其他花仙,下凡去了。结果这一耽误,就误了时辰了。武则天第二天一早起来,只见各种花卉都开了花,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只有牡丹没开花。武则天就生气了,她说:“我一直喜欢牡丹,对你特别爱护,没想到别的花都开了,你反而不听我的!来人,把这忘恩负义的牡丹花的枝条,给我点火,烧了它。”烧到一半,牡丹仙子总算赶到了,牡丹花也开了,这也晚了。武则天说:“你也知道害怕?现在开花,也来不及了,也搅了我的雅兴,死罪饶过,活罪不免。她就下了一道旨意,把牡丹花赶出了京城长安,贬到了洛阳。”这个故事出自清代李汝珍写的小说《镜花缘》,我们不能拿它当科普来看,但是故事本身还是挺有意思的。确实是从唐代,特别是武则天那时候开始,牡丹作为名花闪亮登场,开始受人追捧。有人认为,武则天的老家,原本有野生的牡丹,后来她当了皇帝,把牡丹的地位抬得很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思乡情绪。比如唐代的舒元舆,专门写过《牡丹赋》,里面就说,武则天的老家有牡丹,是种奇异的花卉,后来武则天命人把牡丹栽种在洛阳的东都苑。因为《镜花缘》毕竟是架空小说,甚至不能当成历史小说来看,只能当传奇故事听。而《牡丹赋》里写的,相对来说,还是和史实比较接近的。
牡丹是怎样兴起的
在唐代之前,牡丹是什么状态呢?它几乎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按照北宋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里的说法,牡丹最初在典籍里都没有记载,只是有人把它当成草药,当然也没人认为牡丹是多名贵多美好的观赏花卉,野生的牡丹在人们看来,和荆棘没什么区别,民间有人把它砍了当柴火烧。从唐代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才变得举世闻名。
明代的《群芳谱》这本书里说,牡丹有几个别名,一个叫鹿韭,就是梅花鹿吃的韭菜。另一个叫鼠姑,就是老鼠的姑姑。还有别名叫百两金,一百两黄金,还有别名叫木芍药。秦汉以前,根本没有关于牡丹的记载,从晋代的谢灵运开始,才有了牡丹这个名字。
谢灵运是生于东晋,在南北朝的时候还在南朝刘宋当过官,是不但是文人,也是旅行家。据后人记载,谢灵运说:“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不过,这里说的牡丹,很可能不是现在咱们说的牡丹。反正从这时候起,牡丹的名字才算正式出现。前面说,牡丹有个别名叫木芍药,因为牡丹看起来和芍药比较相似。芍药花从先秦开始,一直就很知名,牡丹就借了芍药的名头。因为牡丹的茎是木质的,所以叫木芍药。这就像咱们读《水浒传》,有些人的绰号,是借了古人的名头,什么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胜,病关索杨雄。木芍药,显然是因为芍药的名头大。后来牡丹出名了以后,也叫芙蓉或者芙蓉花,再后来还有个植物叫木芙蓉呢。古人给植物起名字,经常这样互相借势。南宋的时候,郑樵编写的《通志略》里边说,芍药早在夏商周的时候就很著名了,当时的风雅之士就会作诗吟咏芍药,如今,也就是他所在的宋代,世人以牡丹为贵,芍药比牡丹地位低,可是人们都忘了啊,最开始牡丹是籍籍无名的,是靠着芍药的名气才为人所知的。为什么郑樵这么说呢,咱们回想一下关于牡丹很著名的一首诗,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芍药妖艳而没有品格,芙蕖,也就是荷花又太过素雅清淡。诗里拿牡丹和芍药、荷花对比,把这两种花都比下去了,就为了突出牡丹到底有多好。在唐朝,牡丹知名了以后,芍药被牡丹压了一头,所以人们把牡丹看做当世第一名花,芍药再怎么好,也只能排第二了,所以牡丹被称为花王,芍药只能当花相,丞相的相,是辅佐牡丹的。
国色天香的由来
说了牡丹的发家史,虽然有武则天的个人喜好掺杂在里面,但牡丹也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才能让广大人民都喜欢,而且经历了这么多朝代更迭,这种喜欢还能经久不衰。
在细说牡丹的特性之前,我们先解决一个问题:牡丹为什么叫牡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牡丹的名字做过解释,目前来看,大多数人都遵照这个解读。他是把牡丹的两个字分别拆开来看的。丹字好理解,就是红色,李时珍说,红色的牡丹是上品。牡丹的牡字就不是特别好理解了——古时候把雄性的动植物称为牡,和雌性是相对的,衍生的含义,在植物里就是,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育后代的植物,这是正常途径,这可以归结为雌性的责任。而不用开花结果,没有经过这种正常途径,就能繁育出后代,就是和雌性相对的,就是“牡”。李时珍说,牡丹虽然可以结子,但是根上生苗,不用靠种子也能繁殖,这就是“牡”。这样繁殖的牡丹,开花的时候有什么特性呢?一是颜色艳丽,花大,经常重瓣,显得华美雍容。它不像桃花杏花那种,虽然是粉红色的,但是比较单薄,牡丹是花又大又充实。另一个特性是有香味。如果没有香味,牡丹的品格也不会一直那么高,一直被人当成第一流的名花。又大又华美又有清香气味,仔细想想,符合这几项的花,除了牡丹,还真不好找。
唐代的时候,有人记录了一件关于唐明皇的事。据说,唐明皇在观赏牡丹,顺口问:“写牡丹的诗,谁写的最好?”身边的近臣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中书舍人是官职,李正封的名字。他写的两句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就是说,牡丹的颜色,像是早上喝醉的样子,牡丹的香气,像是夜晚女子用香料熏过的衣裳。”唐明皇哈哈大笑,看了看杨贵妃,说,你就在梳妆台前,喝一盏酒,李正封这两句诗,你就占全了。从此之后,牡丹就有了“国色天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