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举办的“2023花开盛世全国牡丹赛花会”上,我送展的“花二乔”从众多参赛展品中脱颖而出,夺得“金牡丹奖”最高荣誉。说起“花二乔”,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都不陌生,这是个名品,也是个老品种,同一株、同一枝甚至同一朵上面可以开紫、粉两种颜色的花;也可以开紫、粉两种颜色的花。尤其同一朵上面嵌合出两种颜色的花最难得,就是在我们牡丹之乡也很稀罕,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心情非常激动,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参加本届“赛花会”活动所做的工作,请大家批评指正。自去年6月份接到通知后,我就积极谋划要拿出最好的品种,最高的技术来参与这项隆重的活动,首先是本届活动级别非常高,由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主办,菏泽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型赛事,十几个省市地区、各大主产区都有参与;另外参赛的品类非常多,精品盆栽、新品种、特色技艺、插花艺术都有涵盖;积极参加这场活动,不光使我有了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还可以多方面学习,开阔视野,与各地高手同台比武,相互切磋,更好的了解当前牡丹在花卉产业上发展的最新最高水平。
抱着这个念头,我在基地上选了又选,挑了又挑,光是为选择啥品种参赛就费了不少精力。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我们菏泽又是中国牡丹之都,所以我觉得品种首先要选我们自己的,土生土长的;其次,要有美好的历史传说或动人故事、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第三是品性优良,开花具有不可比拟的特色的。通过以上三点原则,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把“花二乔”做为一个特色品种来培养。选好了品种就是选择植株了,三五年的苗太弱,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保证开出优质的花朵;十几年的苗又感觉老了,株型不够优美,花芽不够饱满,经过反复比较,最终我选了两棵已经生长了 8年的壮苗,做为重点目标培养。2022年10月份,眼看到了上盆季节了,我也准备好了花盆和基质,但不巧的是正好赶上封村,进基地的必经之路都被封闭起来车子进不去;封了一天又一天,眼看天气越来越凉,我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把苗挖出来赶紧上盆;后来听说管控放松了一点,车子不让进村,人步行可以进去,我果断把车开过去停到村口,扛起铁锹,到基地上把这两棵苗挖下来,用编织袋包裹好,背了出来,差不多四五十斤的重量,一公里多的距离,勒的肩膀上都是血印子,但是我心里却乐开了花。
花苗拿到家后,就抓紧清洗,杀菌,消毒,上盆。盆土是精心配制的草炭土和珍珠岩、松鳞等混合基质,疏松透气又保水,再加上有机肥,不怕牡丹长不好。上盆后的牡丹要放在阳光好的地方,保证一定的温度进行促根,新根的萌发程度直接关系到来年的表现;一个月后,我轻轻扒开一块盆土,看到根部已经长出了葱胡子一样白白嫩嫩的新根,心里更有底了;天气越来越凉了,我把牡丹搬到了冷棚里面,方便安全过冬,冬季催花工作很繁忙,但无论多辛苦我每天都坚持去察看,唯恐发生意外。今年三月份,牡丹顺利萌发,一个个饱满的花蕾从花芽中钻出了小脑袋,看着就让人喜爱;为了更好的调控花期,我又把它们移到了温棚内,修剪、整形、疏蕾、浇水、用肥,种种工序,媳妇笑话我说看这牡丹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小孩一样用心。这样又过了一个月,十几个大花苞已经开始上色的,这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做为“花二乔”,要想突出品种特性,复色花是必须要呈现出来的,但如果管理不当运气不佳,也极有可能开出全色花。我咨询了几位老师傅,根据他们的建议,有针对性的对牡丹增加光照,增加肥水,拉大温差,为了跟着阳光走,有时候一天就要换好几个地方。七八十斤的花盆,每挪动一次都是一身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5号,所有的花苞都打开了,看到这盆牡丹完美呈现出同株、同枝、同朵复色的胜景,我激动的跳了起来。作品布展的时候,几乎吸引了所有现场布展同行的目光,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并为之惊叹,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回报。牡丹花是有生命灵性的,国运昌时花运昌,她用自己巧夺天工、变幻繁复的花朵来感谢牡丹人的心血灌溉之劳。
本次赛会上,还有很多作品都非常优秀,比如我村牡丹专家赵天龙培养的黑豹、洛阳同行的黄冠、晓奇的微型盆栽等作品,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们也是我学习的榜样。牡丹栽培技艺博大精深,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
我出生在牡丹之乡,从小在花田长大,回顾20多年的创业经历,也尝遍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尽管事业没有太大的成功,但在牡丹行业,之所以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血脉、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之所以锲而不舍、发奋成长,是作为新一代牡丹人,为实现“菏泽牡丹自由”而做的努力。
这份荣誉不光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家乡菏泽世世代代坚守和付出的牡丹人。下一步将继续刻苦钻研牡丹栽培技术,提高牡丹盆栽水平,培育更多更美的牡丹花,引领产业升级,为家乡牡丹产业发展做出更多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