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牡丹:三个主要物种的区别
(一)
牡丹(P. suffruticosa)、杨山牡丹(P. ostii)和紫斑牡丹(P. rockii)这3个物种是栽培牡丹物种构成的最主要成分。在目前我国栽培的观赏牡丹中,可以清楚地鉴别出这3个独立的物种。这3个物种在形态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通过下面介绍的鉴别特征和照片,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把它们区分开。
17.1 根据叶的形态区分
牡丹(P. suffruticosa)的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9枚;小叶上常有深裂和浅裂形成的裂片,个别小叶不裂(图1)。
图1 牡丹(P. suffruticosa)的复叶
为二回三出复叶,具9枚小叶,小叶具裂片。
杨山牡丹(P. ostii)的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多达15枚;小叶窄卵状披针形,大多不裂(全缘),顶生小叶有时1-3裂(图2)。
图2 杨山牡丹(P. ostii)的复叶
为二回羽状复叶,具15枚小叶,小叶大多全缘,顶生小叶有时1-3裂。
紫斑牡丹(P. rockii)的叶为三回羽状复叶,少数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17-40枚。该物种有两个亚种,即紫斑牡丹(原亚种)(P. rockii subsp. rockii)和太白山紫斑牡丹(亚种)(P.rockii ssp. atava),这两个亚种之间的区别是根据小叶片的形态。紫斑牡丹(原亚种)的小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大多不裂(图3);太白山紫斑牡丹(亚种)的小叶卵形至卵圆形,大多分裂(图4)。
图3 紫斑牡丹(原亚种)
(P. rockii subsp. rockii)的复叶
为三回羽状复叶,具17-40枚小叶,小叶大多全缘。
图4 太白山紫斑牡丹(亚种)
(P. rockii ssp. atava)的复叶
为三回羽状复叶,具17-40枚小叶,小叶具裂片。
上述牡丹叶的鉴别特征涉及复叶、二回三出复叶、二回羽状复叶和三回羽状复叶这些专业术语,下面予以简要说明。
植物的叶按照同一个叶柄上生长叶片的数目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的,称为单叶,如五角枫(Acer mono)、紫荆(Cercis chinensis)、银杏(Ginkgo biloba)的叶(图5)。
图5 单叶
左:五角枫(A. mono);中:紫荆(C.chinensis);右:银杏(G.biloba)。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枚或两枚以上小叶片的,称为复叶。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着生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小叶柄的一端连在小叶片上,另一端着生在总叶柄或总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上(图6)。
图6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的复叶
叶轴其实就是总叶柄延长并着生小叶柄的部分。
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叶柄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多于3枚的小叶排列在叶轴的两侧,呈羽毛状,称为羽状复叶。
复叶又可根据叶柄或叶轴的分枝情况分为若干类。叶柄或叶轴不分枝的复叶称为一回复叶(一般略去“一回”二字);分枝1次的称为二回复叶;分枝2次的称为三回复叶;分枝3次的称为四回复叶。在二回及二回以上的复叶上,着生小叶的叶轴连同其上着生的小叶称为羽片,因此有二回羽片、三回羽片的称谓。二回羽片着生在叶柄或叶轴的一级分枝上,三回羽片着生在二级分枝上,依次类推。
一般将叶柄或叶轴的分枝次数、小叶的数目、小叶在叶柄或叶轴上的排列方式结合在一起来对复叶进行归类,据此有:三出复叶,如豇豆(Vigna unguiculata)、扁豆(Lablab purpureus)、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叶(图7上左、上右、下左);二回三出复叶,如牡丹(P.suffruticosa)的叶(图7下右);羽状复叶,如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图8)、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图9左)的叶;二回羽状复叶,如杨山牡丹(图9右)de 叶;三回羽状复叶,如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图20左)、紫斑牡丹(图10右)的叶。
图7 三出复叶(上左、上右、下左)与二回三出复叶(下右)的比较
上左: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上右:扁豆(Lablab purpureus);
下左: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下右:牡丹(P.suffruticosa)。
图8 羽状复叶与二回羽状复叶的比较
左: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右:杨山牡丹(P.ostii)。
图9 三回羽状复叶
左: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右:紫斑牡丹(P.rockii)。
这两种植物的小叶,有的着生在二回羽片上,有的着生在三回羽片上,一般根据叶柄或叶轴分枝级数最多的特征称其为三回羽状复叶。
上面所述各种牡丹的叶的类型,其实都是指发育最好的叶,在描述与牡丹分类鉴定有关的叶的特征时,也都特别地说明是指发育程度最好的叶。
牡丹叶的发育程度可有明显的差异,在成株期的牡丹植株上,枝下部第2-3片叶的发育程度一般是最好的,越往上部,叶的发育程度越差,主要表现为叶柄或叶轴的分枝次数减少和小叶数减少等,作为特殊的情况,在牡丹枝上部接近花的部位着生的叶甚至可退化成单叶。据本书作者调查,杨山牡丹(P.ostii)的叶,因发育程度不同,一个叶上的小叶数可以表现为1、2、3、4、5、6、7、8、9、10、11、12、13、14、15枚,如图10至图23所示;牡丹(P.suffruticosa)的叶,因发育程度不同,一个叶上的小叶数可以表现为1、3、5、9枚,如图24至图27所示。
图10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单叶
图11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2)——具2小叶的复叶
图12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3)——具3小叶的复叶
图13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4)——具4小叶的复叶
图14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5)——具5小叶的复叶
图15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6)——具6小叶的复叶
图16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7)——具7小叶的复叶
图17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8)——具9小叶的复叶
图18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9)——具10小叶的复叶
图19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0)——具11小叶的复叶
图20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1)——具12小叶的复叶
图21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2)——具13小叶的复叶
图22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3)——具14小叶的复叶
图23 杨山牡丹(P.ostii)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4)——具15小叶的复叶
图24 牡丹(P.suffruticosa)不同发育程度的叶(1)——单叶
图25 牡丹(P.suffruticosa)不同发育程度的叶(2)——具3小叶的复叶
图26 牡丹(P.suffruticosa)不同发育程度的叶(3)——具5小叶的复叶
图27 牡丹(P.suffruticosa)不同发育程度的叶(4)——具9小叶的复叶
从图10至图27可以看出,不同发育程度的牡丹叶,其形态差异是很明显的,在依据牡丹叶的形态进行物种鉴定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特点,要以发育程度最好的叶作为物种鉴别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