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牡丹 牡丹花 牡丹产品

主页 时政要闻 行业动态 牡丹文化 牡丹交流 牡丹产业 牡丹品种 牡丹旅游 企业风采 关于本网
主页 > 行业动态 >

官宣!“齐鲁农超”大平台上线,0元入驻0佣金0年费

作者:
齐鲁晚报
来源:
齐鲁晚报
2023-08-30 09:00
浏览量:

“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正式上线!

8月28日上午,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大众报业集团、鲁商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负责平台建设运营和维护管理的“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以下简称“齐鲁农超”)上线活动在济南举行。

“齐鲁农超”立足于山东省优质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片


大众报业集团社长毕司东:

力争打造国内首个综合涉农政务服务平台

活动现场,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毕司东致辞。

图片

毕司东表示,打造山东本土特色优质农副产品的电商交易、展示平台,对于助力山东农业强省建设,促进农村数字化、产业化、创新化、品质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广销售山东好品,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之下,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大众报业集团有能力也有信心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毕司东表示,“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是对大众报业集团融合转型成果的一次检阅,也将开启集团参与、融入、服务社会治理的新征程。大众报业集团将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号召下、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山东实际、着眼“三农”所需、落实“三农”政策,力争将齐鲁农超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综合涉农政务服务平台,聚焦“三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将山东好品和山东模式推向全国。

“齐鲁农超”平台是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具体承办。在“技术+内容”的双轮驱动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深度融合转型,构建起主流媒体的全新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媒体优势。

毕司东表示,未来,要打造好“齐鲁农超”,做农民和企业的服务者,深入用户、服务大众;要利用好“齐鲁农超”,借助大平台的技术和数据优势,把最大的效益留在山东;要发展好“齐鲁农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团结全省力量,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新篇章。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

“齐鲁农超”将让“好品山东”叫得更响

活动现场,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红旗致辞。

图片

张红旗表示,山东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建设区域性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质量基础、品牌基础。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扛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大政治责任,聚焦聚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特别是,注重深耕“土特产”、走好“融合路”,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不断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把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筑造了最丰厚的产业基础。202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生产了全国约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蔬菜和肉蛋奶产量、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农产品出口连续24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塑造了最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累计制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2600多项,主要“菜篮子”产品均有标可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汇集28万多个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全面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营造了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矩阵,打造烟台苹果、金乡大蒜等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1个、企业产品品牌700多个,“三品一标”有效用标总数超过1万个,“好品山东”农产品享誉全国、名扬海外。

张红旗表示,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齐鲁农超”平台的战略部署,推动“好品山东”在农业领域率先突破。平台建有16市品牌馆,超1000个农产品品牌、近3000家商户入驻,真正形成了山东农产品的线上超级市场,必将让“好品山东”叫得更响,“山东好品”卖得更好,必将进一步加速现代农业品牌化、数字化进程,持续提升山东农业的竞争力、影响力。

下一步,将与大众报业集团一道,携手推进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创业创新的平台、联农带农的平台、合作共赢的平台。

齐鲁农超数字员工“小超”首次亮相

上线仪式现场,齐鲁农超数字员工同步上线,为与会嘉宾介绍齐鲁农超平台,并登上现场舞台,与现场主持人一起搭档参与“齐鲁农超”首批优品优企发布环节。

图片

本次齐鲁农超平台上线仪式亮相的数字员工“小超”,属于“类人”型虚拟数字人,特点是具备跟真人一致的比例与动作,可用于活动主持、视频制作、直播等场景。虚拟数字人与专业主持人同台搭档,能够使仪式及各类活动互动性更丰富。

未来,齐鲁农超数字员工将持续助力齐鲁农超宣传推广活动,赋能全省16地市农副产品的科技推广。

多家知名品牌入驻“齐鲁农超”首批优品优企名单来了

活动现场上,虚拟主持人小超发布了“齐鲁农超”首批优品优企名单。首批入驻“齐鲁农超”的优品,来自山东省16个地级市共计58种品类,其中包括来自济南的章丘大葱、龙山小米、平阴玫瑰,来自青岛的宝山蓝莓、海青绿茶、大泽山葡萄,来自淄博的马踏湖白莲藕、沂源苹果、消水蒜黄,来自枣庄的滕州马铃薯、峄城石榴,来自东营的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滩羊,来自烟台的长岛海参、莱阳梨、烟台苹果,来自潍坊的昌邑大姜、潍县萝卜、五井山柿,来自济宁的微山湖咸鸭蛋、泗水粉皮、金乡大蒜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批入驻“齐鲁农超”优质企业,来自山东省16个地级市共计42家,其中包括济南鲁味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源兴泰老酒有限公司、山东巧媳妇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枣店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临朐县鲁农家庭农场、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威海饽乡源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临沂好好吃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德州倚诚扒鸡有限公司、山东绿香源果业有限公司、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李全德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公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东好品体验区“好品亮相”

活动现场,

山东好品体验区展示了各地代表性农特产品,

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了解。

例如:

东营独具特色的大闸蟹↓

图片

淄博产“巧媳妇”牌调味品↓

图片

德州扒鸡爆款新品“藤椒扒鸡”↓

图片

已有2000余年药用历史的“聊城新三宝”临清桑黄↓

图片

菏泽牡丹籽油↓

图片

烟台苹果深加工绿杰发酵型的苹果醋饮料↓

图片

济宁“微山湖”牌的特色产品↓

图片

行业专家受聘担任“智囊团”助力齐鲁农超讲好品牌故事

齐鲁农超的平台建设运营离不开智库专家的智力赋能,8位来自高校、协会的行业专家代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齐鲁农超”农业大平台的聘任。

他们分别是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董彦岭,山东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岩,山东大学广告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臧丽娜,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付强,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全域旅游研究所所长、山东省乡村文化旅游研究培训基地主任庞晶,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于登杰,山东深耕地理标志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三产融合战略推进中心高级顾问李建超,山东女子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中小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会长刘洋。

图片

活动现场上,山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型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常春为8位专家代表颁授聘任证书。

有了智库专家的智力赋能,怎么讲好品牌故事、怎么让线上的这个农业“大集”持续火爆、怎么提升山东好品的品牌溢价、促进区域创收,也都有了答案。在智库专家“智囊团”的助力之下,山东好品的故事会越来越丰富,山东优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将会越擦越亮,山东好货也会叫得更响、卖得更好、销得更远。

擦亮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齐鲁农超”16市联动直播季启动

活动现场,“齐鲁农超”16市联动直播季同步启动,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修滋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6市融媒中心主编授旗。

图片

按照规划,“齐鲁农超”平台在实现产销对接、产品交易外,更要肩负起宣传推广、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的重任,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挖掘山东乡村振兴工作的优秀案例、讲好山东“三农”故事,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场景,让好产品与消费者实现零障碍互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作为山东省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媒体,积极担当作为,赋能乡村振兴,助力齐鲁农超平台建设,讲好山东故事。本次开启的“齐鲁农超”16市联动直播季,将布局全省,联合网红资源、媒体记者、各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壹点情报员、齐鲁农超幸运用户等深入产源地、企业工厂车间,现场感受山东企业对山东好品的坚守,形成“齐鲁农超”品牌的广泛传播,助力擦亮山东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

观 察

扎根山东,更懂山东!

“齐鲁农超”农业大平台上线正当其时

8月28日,由政府、企业和媒体携手成立的农业大平台——“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以下简称“齐鲁农超”)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大众报业集团、鲁商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负责平台建设运营和维护管理,是官方指定的唯一区域农业公共品牌自主平台。

纵观当前农副产品交易行业,相关商业平台已不鲜见,山东缘何要在此时推出“齐鲁农超”农业大平台?

在相关业界专家看来,“齐鲁农超”的推出,符合山东农业大省的现实,该平台精选山东农业优品,聚合山东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用户,实现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宣传推广、产销对接、产品交易、质量管控、在线服务等六大功能的模块化运作,有利于山东省优质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亟需构建一个省级大平台

如今电商平台已经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开一个平台,消费者就能非常便利地买到各类常见的农产品。而随着“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的上线,农产品平台领域再添新生力量。

在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席数据官联盟秘书长于登杰看来,“齐鲁农超”的推出符合当前山东农业发展的现实。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用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其中,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粮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过万亿元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居全国首位,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4年领跑全国。

从全省农业品牌建设来看,山东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351个,数量占全国的1/10;拥有全省“三品一标”产品达1.2万个;培育烟台苹果、金乡大蒜等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1个以及龙大、鲁花等企业产品、品牌700个;肥城桃、乳山牡蛎等8个品牌入选2022年国家品牌培育计划,数量居全国首位。

身居“农业大省”之位的同时,山东农业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之问,诸如产品品种老化、质量不稳定、品牌力不强、农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也有出现。

“山东农业体量大,很多产品不愁卖,但农业产业链条长、比较复杂也是现实。”于登杰表示,山东农业当前也需要有一个省级平台去帮助各地农业实现更好的高质量发展。目前,现有的农产品商业平台,多数仅仅停留在销售层面,难以向农产品上游延伸,很难帮助产业带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齐鲁农超”通过数据的采集,向上可以进行品质、规模化等问题的反馈,向下可以通过数据提早预判市场行情。

山东深耕地理标志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三产融合战略推进中心高级顾问李建超认为,省级平台对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广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的‘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已经相对成熟,通过该体系,当地打响了一批“粤字号”农业品牌,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农业产业数字化,拓展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了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那么,山东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该如何发力?”他表示,“无论是广东还是山东,首先构建起一个省级的统一口径在方法论上都是相同的,而齐鲁农超恰恰具备了这个特质。”

让好产品与消费者实现零障碍互通

根据平台定位,“齐鲁农超”将整合山东特色、优质供应链及地标农产品,让好产品与消费者实现零障碍互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场景。同时,还将通过资源整合降低农民和企业的推广成本,提升产品和品牌溢价,实现对山东本土农副产品品牌的扶持,促进区域创收。而在“齐鲁农超”上线后,透过其小程序,该平台所具备的一些优势初见端倪。

打开“齐鲁农超”小程序,简洁的页面设计将最直观的信息给到消费者,预制菜品、酒水饮料、粮油调味、蔬菜瓜果等一级入口设置让消费者得以便捷选购所需商品,同时,在首页还设置有限时秒杀、当季热卖、山东手造等入口,在给予消费者优惠便利的同时,对于山东特色农产品也给予了展示。

纵观已经上架的产品,山东本地化特征明显,比如登上首页的马家沟芹菜、微山湖牌松花蛋、龙山小米等,均为山东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或老字号产品。在李建超看来,本地化是“齐鲁农超”的一大优势,平台更懂聚焦山东农副产品,便于山东本地产品的集中推广。同时,扎根山东也为平台带来了渠道与选品上的便利。

对于入驻企业,“齐鲁农超”则给出了“三零”的优惠政策。据悉,所谓“三零政策”,即零元入驻平台、平台交易零佣金、全年零元服务费,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三零政策”将对山东各农副产品商家持续展开。入驻平台的绿杰股份有限公司是该政策的受益者,公司副总经理冯毅表示,“三零政策”有利于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同时,他也对平台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平台的建设让山东农产品有了更统一的出口,有利于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提升。”

此外,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否选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是其衡量平台优劣的重要标准,换言之,价格优势是否明显也将影响平台后续发展。记者注意到,相较当前主流电商平台,“齐鲁农超”不少商品都具备价格优势。

讲好“三农”故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除了让山东农业好品、优品与消费者实现零障碍互通,“齐鲁农超”还将发挥平台独特优势,进一步擦亮山东农产品的“金字招牌”。按照规划,平台还将通过政企媒合作运营的模式,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挖掘山东乡村振兴工作的优秀案例、讲好山东“三农”故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于登杰看来,政府主导、政企媒合作运营尽可能保证了品牌建设环节要素齐全,其中,政府做好监管、政策推动及方向引导,企业做好市场化执行,至于媒体,则可为品牌建设提供独有的视角与资源。

“媒体对品牌打造有着丰富经验,未来可以通过政企媒深度合作,比如说深入某一产业带,发掘典型案例,切实解决行业痛点,并进行可复制模式的提炼,从而讲好山东农业故事。”于登杰说道。

诚如于登杰所言,在“齐鲁农超”的发展规划中,深入产业带已经提上日程。8月28日,平台上线的同时,16市联动直播季也随之启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布局全省,进行溯源直播,讲好“三农”故事,助力山东农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擦亮山东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齐鲁农超”上线,

助力山东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站上全新起点

专家认为,齐鲁农超的上线,将助力山东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站上一个全新的起点。

图片

平台正式上线是农业领域一件大事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今天的山东农业可谓“底气十足”。专家认为,山东农业想要更上一层楼,持续擦亮“全国农业看山东”的金字招牌,还要意识到近年来部分农产品市场认可度下跌、名气下降等问题,从而着眼目前山东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的短板,勇敢破局,使山东特色农业品牌焕然一新。

此时应运而生的齐鲁农超,正是结合山东实际、着眼山东所需、落实山东政策的硕果。“这一平台的正式上线,是我省农业领域的一件大事,对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业品牌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付强表示。

付强认为,“首先,该平台增加了山东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曝光,推动品牌知名度提升。除了农产品展示和交易之外,平台能有效发挥质量管控、在线服务等功能,可以净化市场环境,有助于企业品牌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品牌价值的提升。农产品在网上交易后,平台可以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分析,对产品或服务的优劣进行分析等,持续推动山东农产品品牌美誉度的提升。”

山东中小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会长、山东女子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洋指出,“齐鲁农超是政企媒三方协作的官方平台,增加了公信力,加速了撮合交易的效率。此外,该平台能给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进行媒体宣传赋能,为加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心,这是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行业的一针‘强心剂’。”

数字化、平台化、媒体化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档升级

齐鲁农超的运营者,是山东官方抖音号、微博号、头条号、快手号粉丝量均为第一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凭借这一媒介优势,山东特色农业遇到的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公用品牌整体传播力有待提升等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数字化是山东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形之下,建设一个透明权威的农业大平台,来实现产销两端信息对称,提升消费端的信任度,成为了当下山东农业品牌建设大局中一步“大棋”。

刘洋分析,“这一平台对山东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三个角度的促进:第一是数字化,平台进行数字化展现、数字化传播,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销售;第二是平台化,把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平台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农产品这一抓手营造平台经济新业态;第三是媒体化,平台运营者是官方媒体,进行数字品牌平台的媒体化,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

最重要的是,“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真正抓住了“牛鼻子”,将为农户、用户以及山东各地特色农业公共品牌带来实打实的收益与成效。

山东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山东省林业保护发展智库乡村振兴中心主任李岩认为,“平台上线后,可为农户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户收入。在消费价格不增加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得到高品质的农产品,性价比较高。同时,由于可追溯性农产品安全性高,可以让消费者及时获得最新鲜的农产品。”

李岩认为,搭建这一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可以让农民增收,让企业增加流量,让用户增获得感,可以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省、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