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户外滴水成冰,一座座催花牡丹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春意盎然。众芳俱寂寥,独有牡丹俏,这是一个属于“花王”的世界。
12月11日,在位于市上海路的菏泽诚美花木基地,花棚内的催花牡丹枝条伸展、叶片流翠、花蕾初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菏泽诚美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洪勇,正在带领工人进行花田管理。春节前夕,这些催花牡丹将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去“春天”。
催花牡丹进入小风铃期
“目前,催花牡丹已经进入小风铃期,枝条已伸展了10厘米左右。”李洪勇说,他今年共培育催花牡丹1.6万盆,共计8座大棚。“这是二乔,旁边的是鲁何红,再往里是富贵满堂。”他指着旁边的牡丹对记者说,此外还有墨润绝伦、卷叶红、霓虹幻彩、红宝石、绿幕、岛锦、肉芙蓉、腰带红、彤云、梅红向阳等多个牡丹品种。
“侍弄催花牡丹比照顾婴儿还麻烦,一不小心就满盘皆输。”李洪勇说,“小风铃期是关系催花牡丹成败的关键阶段,一点都不能马虎和懈怠。”
催花牡丹寓意富贵吉祥,在我国年宵花市场中备受热捧。我市催花牡丹技术成熟,牡丹株型圆满、花蕾匀称、花大色艳,在全国春节牡丹催花市场上占据很大的份额。据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统计,今年我市培育催花牡丹总量近30万盆。
一枝牡丹,历经夏的沉默和秋的积淀,借助广大花农的智慧,在冰雪中绽放,给凛冽寒冬带来融融春光。
冰雪世界谱写牡丹传奇
大田牡丹在春季的生长过程是由低温到高温,逐渐升温,经过这样的过程,牡丹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花朵丰满,色泽艳丽。“我们使用催花大棚,就是要为牡丹营造出一种类似春天的生长环境。”李洪勇说,“升温过快或过慢,容易使催花牡丹颜色失真。大棚如果不适当通风,就会使牡丹抗病抗寒能力减弱,进入家庭后难以按时开花。”
自明清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移至菏泽以后,无论是南方室外催花还是北方温室催花,菏泽始终立于行业潮头。“今曹州花,可以火烘开者三种:曰胡氏红、曰何白、曰紫衣冠群。”这段话见于清朝余鹏年所著的《曹州牡丹谱》。寥寥数语,蕴含了很多信息:催花的方式——火烘,催花牡丹的品种——胡氏红、何白、紫衣冠群。而且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菏泽牡丹催花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清朝。
据菏泽老花农赵守文回忆,从清朝嘉庆年间,菏泽赵楼村就有花农“下广”。从道光时期至民国,“下广”的花农越来越多。在当时的菏泽,不仅赵楼,赵王李、邓庄、王梨庄、琵李、高庄等村的花农也纷纷“下广”。广州人爱花,他们称牡丹为“富贵花”,“大胡红”被他们称为“大富红”或“大火红”。每年春节,广州家家户户都要摆花,如果家里没有几盆牡丹,他们就认为新的一年里做生意不红火,财源不旺盛。
据老花农赵守先回忆,那时候“下广”没有汽车、火车,交通不便。花农都是用輷车子(独轮木车的一种)将牡丹推到济南的泺口码头,然后装上运送货物的“平头摆”木帆船,沿黄河到达天津港。从那儿再换上海船,沿海岸线到达珠江入海口,再沿珠江逆流而上到达广州。起初,“下广”的牡丹根部带着“土坨子”,后来经验多了,不带土照常开花。这样,减少了运输的劳动强度,扩大了销售量。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无论是下广催花还是温室催花,都近于停滞,偶有出现,数量也极少,质量也较差。20世纪70年代后,牡丹春节催花逐渐发展起来,并呈迅猛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菏泽目前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反季节催花经验,使“花随人意应时开”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菏泽催花牡丹也“红遍”全国。
错时催花,深度拥抱互联网+
在菏泽诚美花木基地,大棚内牡丹争艳,大棚外也整齐摆放着一盆盆着等待催花的牡丹。“这些牡丹共计1.5万盆,计划明年春节后进棚催花,主打明年‘五一’市场。”李洪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菏泽“新生代”花农开始走上催花牡丹培育、营销的前台,他们除了在春节期间集中进行牡丹催花外,还瞄准商机错时开展催花。
在互联网时代,菏泽“新生代”花农积极拥抱互联网+,努力探索、搭建电商平台,增加销售渠道,引导催花牡丹产业紧盯市场、以销定产,同时倡导“大户带动”、渠道拓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线上线下互动,是当前菏泽催花牡丹外销的主要模式。近年来,我市一些催花牡丹企业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在技术、营销上不断探索,通过“走出去”使菏泽催花牡丹品牌越来越响亮。在市场开拓上,菏泽催花牡丹已经从“零敲碎打”式进家庭,逐渐向国内一些大型花展、花卉市场迈进。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催花牡丹鲜切花的探索。“催花牡丹鲜切花技术要求较高,下一步我们将培育更多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扩大鲜切花牡丹品种种植规模,以盆养牡丹为基础,提高牡丹鲜切花质量,提升售后服务水平,让更多人与菏泽牡丹邂逅。”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催花牡丹,芍药鲜切花也将在春节期间上市。芍药鲜切花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人群,其寓意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等,芍药花在古代男女交往中,用于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是中国的爱情之花。